眼下,服务性行业和一些企业对职业培训的需求大大增加,选择专业的、正规的职业培训机构对企业的发展、员工素质的提高都有帮助,反之,则会劳民伤财——
职业培训 热捧同时需理智 □记者 庄 超 如何来选择有资质的、正规的职业培训机构?有关部门提醒—— ■不要过于相信培训广告上那些诱人的文字,过于神奇的广告也不要相信; ■咨询时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弄清楚培训机构承诺的细节; ■有需要一定要签署书面的协议; ■要了解培训机构的口碑,了解培训效果。 行业竞争加剧,市民就业压力增大等种种因素,职场培训出现了持续火爆的局面。目前,有许多企业,尤其是服务性企业都对职业培训给予了热切的关注。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效益。面对日益火爆的现象,职业培训这枚硬币,也呈现了正反两面,有关企业要谨慎对待,小心选择。 “硬币”的正面 提高员工素质 “我们聘请职业培训机构上门对员工进行培训,就是要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企业适应市场能力。”陆渡宾馆总经理徐雪娟介绍说,他们今年已花了近20万元,聘请上海职业培训机构对全体员工进行了多场培训,其中有几名国家级烹饪大师亲自执教,采用互动式“模拟餐厅”进行手把手教学,培养员工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专业型人才,没想到效果明显,十分值得。 “为了打造太仓餐饮品牌,促进太仓餐饮行业树品牌、出精品、扩影响,进一步挖掘、传承、创新、开发一批太仓市独具特色的美食,打造一批名店、名菜、名厨,促进全市餐饮业上水平、上档次,我市非常重视餐饮名店和烹饪人才的培养,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餐饮队伍。”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负责人介绍说,去年以来,我市多家餐饮单位通过邀请专业培训机构上门培训等形式,大大提高了企业水平和员工素质,太阳城酒店等11家企业晋升为苏州市餐饮特色名店,薛建忠等11名厨师晋升为苏州市烹饪大师。 “硬币”的反面 专门招摇撞骗 “学生时代决定命运的是高考,现在决定命运的是培训……”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我市培训市场成长很快,而且是以苏州、上海等地大型培训机构为主导。目前除了企业热衷职业培训外,还有许多个人也热衷于公务员辅导、学士后辅导、职业技能培训等。然而,日益膨胀的市场与行业间的无序竞争导致乱象丛生。一些培训师不是靠实际学识去教学,而是靠“包装”、造势和煽情发挥“功力”。 “我们没想到被伪培训机构忽悠了。”浏河一家民营企业人力资源部邀请培训机构人员对全体员工进行了一次培训,想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没想到找到了一家“临时搭台”的培训机构,在厂内进行了两天的培训之后,不但培训内容与企业实际情况不吻合,而且3位“教师”都没有资格证书。因为培训而耽误了两天的生产,导致不少订单难以按时完成,老板认为花钱做了无用功。 苏州地区“北大青鸟”职业培训部工作人员诉苦说,培训市场的乱象,不仅使得企业和个人深受其害,也令“北大青鸟”这些正规的培训机构有苦难言。由于不良培训结构的介入,他们虽然是具有国家级资质的正规培训机构,但还是有些人对他们将信将疑,让他们的工作一度很难展开。 冷静客观 认清“庐山”真面目 “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迫切需要优秀的人才队伍来适应。”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负责人认为,一方面职业培训市场受热捧,另一方面市民也要理智地看待它。尤其是现在,职业培训市场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种类繁多,鱼龙混杂,消费者应冷静、客观地看待。 有关部门还提醒,在选择培训之前要理性地认清哪些培训机构是真正的品牌,哪些培训机构则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要过于相信培训广告上那些诱人的文字,过于神奇的广告一般不要相信;咨询时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弄清楚培训机构承诺的细节;有需要一定要签署书面的协议才能算数;还有一点就是要了解培训机构的口碑,看看培训效果,对不太了解的机构,要慎重接触。如果遇到欺诈行为,要及时报警。 ------转自太仓日报4376期
|